基本信息
认证资质· 从业6年
国家三级咨询师
擅长方向
咨询对象
中年人、学生、职场人、精神康复者
心理专栏

咨询师手账#16 黑夜的诅咒,从?;さ较拗?/h4>
天慢慢变暗了……妈妈载着我,从学校往回家的路上赶。我挨在妈妈的后背上,耳边有急促的凉风吹过。这是一个稀松平常的夏日放学后,看着渐渐变暗的天色,妈妈再次跟我讲起了黑夜的故事。故事总是以“如果天黑了……”开始,以“千万要早点回家”或者“千万不要出门”结束,中间穿插的常是一些相当日常的悬疑故事。没有怪力乱神的剧情,甚至连恐怖都谈不上,妈妈像一个预言家一样,坚定而自然地向我讲述关于黑夜的故事。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个故事——在镇上,有个挨近乡下的地方有一个池塘。有个小孩晚上的时候跑出去了,谁也不知道孩子是贪玩跑出去的,还是因为在家里挨了骂走出来的,听说大人是在第二天才发现孩子不在家的,到处找的时候才发现孩子已经淹死在池塘里了。有心的人发现,在那个常年都是枯黄野草的池塘岸边,长出了一朵白色的小花。多年之后,我才慢慢明白为什么这样的一个故事,沉浸在记忆中这么多年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再次说起的时候,好像还待在当时的那个场景里,我还是一个一米不到的小孩,沉默而认真地听着故事。白色的小花在我的目光中是发亮的,在那个死过人的池塘边上发着光。就像是小孩刚来到这个世界,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会自然地不断发问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在这个故事里,我们也在为一个事情去给出因果——吃瓜的我们固然不知道实际发生了什么,没有看到尸体甚至都无法确证真的有人死去。但在故事之中,我们依然会有安置自己内心的方式——给个原因总比什么都没有来的安心吧?毕竟我们是在面对“死亡”这个难缠的对手。在我讲述的这个故事里,这个因果是这朵花,那我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关于“转化”的故事,简单理解就是因为这个人死掉了,所以在这个原本不长花的地方长出了花。死是因,花是果。也有人这么想,是因为黑,孩子贪玩不小心就掉进去了,那么黑是因,贪玩也是因,而死亡就是这里的果。那么,在这样的故事之中,这么想的人就会学会如何避免死亡的方式——那就是“如果天黑了,千万要早点回家,或者千万不要出门?;蛐?,我母亲经常向我讲述的故事,正是她在成长中目睹或者耳闻死亡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活法”。并且,她在用这一套“活法”教会我如何能够在这个可怕的黑夜世界来临之际活下去。我从未这么觉得过,我的母亲是一个胆小鬼。我也奇怪,按理说对一个怕黑的妈妈的来说,最快速会有的反应就是笑话她是个胆小鬼。我想,我之所以不把妈妈怕黑的果,理解为是胆小鬼这样的因,是有依据的——因为她比我更有力量——无论是对我讲述“黑夜的诅咒”,还是像个预言家一样坚定而自然,我甚至都未曾怀疑过“黑夜可怕”这件事。黑夜就是可怕的。在我一直到高中毕业后,离开了家去往另一个城市读大学,我才开始走近黑夜。幸运的是,学校相对比较安全,虽然在我读书期间也有过校门口对面树林有人被强奸或者碎尸的传闻。但此时回想起来,我确实很少在夜里走出过学校,在附近三四公里外才会有的小镇上玩耍到天黑才回校。现在回忆起来,关于黑夜的记忆,很少有跟诅咒相关的,更多是比较温暖而平静的。比如说跑出体育馆走在路灯下的一瞬间,路灯亮了,放眼望去,一盏盏路灯点亮的感觉让人莫名落泪;又或者在晚饭过后,一个人或者跟好友在校园里散着步,大学四年的时间,我至少有三年半的时间都在晚饭后散步,一个人也散步,多个人也散步;再比如C栋教学楼的天台,是可以仰望星空或者跟好友一起对着在角落亲昵的情侣大喊:这里的风景真好,一个人都没有,然后他们就悄悄离开,腾出天台让我们喝酒吃花生谈心。黑夜也是可怕的。特别是在夜里传来窸窣的声响时,经?;岱⑾肿约合袷亲八酪话愣坏?,但同时又会竖起耳朵,留意着声响的变化。在孩提时代,我晚上睡觉的时候,如果恰逢有蟑螂爬上床顶(潮汕的有一种床是木制的,带有顶,并且会有木头上雕刻花纹涂色,我不太知道那用普通话叫什么),当时并不会理解成是蟑螂或者虫子,想象中是某种非常庞大而可怕的生物在向我接近。幸运的是,在想象中,蚊帐和被子的威力也是不容小觑的,蚊帐像是警戒线,一旦触及我就会立马知道,而被子坚不可摧,躲在被子里,就无比安全?;蛐淼靡嬲庋南胂?,我还是睡了过去。黑夜的诅咒,从?;さ较拗?,这是我在成长过程中最深的体会。有一部日本动漫叫做《进击的巨人》,如果没看过的小伙伴你们接下来就会被剧透了。在动漫设定的世界之中,人类是居住在高墙之内,原因是墙外的世界会有无理性也无法沟通的巨人,他们就像野兽一样,看到人就会吃掉。而故事发展到某一天,他们惊讶地发现了高墙的秘密。我还是不剧透了,你们感兴趣的话,就亲自去体验那个世界的真相所带来的冲击吧。对于我来说,《进击的巨人》里的高墙,无疑就是那一道因为黑夜可怕而在夜晚一直锁死的家门,我当然可以去打开这个门,望向门外的世界,但深入人心的观念就像是过久了已经适应而熟悉的生活一样,所以我挺理解《海上钢琴师》里1900为什么站在登岸的铁梯子上走一半又回头的心情。等到真的走出家门,在外面的世界,白天或者黑夜的世界里游荡久了,才慢慢捋的清那些曾经是?;?,如今是限制的细线。(心理咨询挺像织布机的,得花时间,捋清线,织织看,才看得清楚。)从?;さ较拗剖且桓隽?,在父母不在场的情况下不能走出家门,对刚学会走路的孩子而言,这是?;?;但对于一个青少年或者成年人而言,就属于限制了。我们还可以换一个视角,分别从两个主体来看,不允许走出家门这件事,对于想要探索边界之外的世界的孩子来说,是限制;但对于给出这个禁令的父母来说,则是出于对孩子的?;?。一个人的?;?,会在另外一个人的体验中变成限制,那并不奇怪;黑夜的诅咒在没被认清的时候,也可怕地像个庞大的怪物。作者:胡少锴,现居长沙,人本聚焦-精神分析取向咨询师,2014年开始从事临床工作,目前独立执业。联系方式:微信号charge201710
暂无访谈
个人简介

温柔而坚定的目光,把心照亮
【专业背景】
1.广东医科大学 | 应用心理学专业(2010.9-2014.6)
2.临床实习: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三级精神病院(2013.7-2013.8)
【长程培训】
1.中法儿童精神分析三年连续培训(2019-2021)
【短程培训】
1.东方心理学研究院沙盘游戏认证培训(2016.3-2016.11):师从王求是教授
2.性少数人群友善心理咨询师培训(2019年4月)
3.心理咨询中的伦理困境与应对思路(2018.1-2018.6):徐凯文博士主讲
4.精神分析一年制进阶课50讲,施琪嘉主讲
5.心身医学,施琪嘉主讲
6.临床克莱因工作坊,Karen Proner主讲
【个人体验与督导】
1.接受分析心理学取向的个人体验;
2.接受国内整合取向督导师督导(每周一次)、动力取向朋辈督导(每周一次)
【对心理咨询的理解】
心理咨询室好像一个过渡空间,允许约定好时间见面的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在那里停留50分钟。
我们或许是停留在日常生活的表层,谈论着柴米油盐的日常琐事和内心烦恼;
我们也可能会走到一处有井的地方,往下走,去到内心世界,聊聊幻想,谈谈内心冲突,看到形形色色穿梭于自己生命中的人,以及他们留下的对自己的影响。
这段路也许很长,也许很短,至少我们一起走过。
【工作经验】截止2020年12月,个案时数超过2000+小时
1. 自2015年入驻咨询机构,提供线上及面对面咨询服务,个案时数1000+小时,接受资深督导师每周一次的督导。
2. 2019年至2020年12月,在长沙独立执业,个案时数1000+小时,接受整合取向督导师每周一次的督导。
【擅长领域】
1)情绪困扰:抑郁、焦虑、恐惧、强迫、丧失感、孤独感等;
2)职业规划:人生规划,职业倦怠,职场人际,跳槽等;
3)人际关系:朋辈关系,长辈关系,舍友关系等;
4)个人成长:个人提升、自我觉察、自我探索等。
【咨询服务流程】
一般来说我会先用2-3次的时间了解您的背景和主要的咨询议题,这个过程中,您可能会获得一些领悟,也可能会获得一些实际问题的解答,我们会据此商议出咨询目标。根据大量咨询经验来看,6-8次的咨询,能够让您对咨询是什么,咨询怎么起作用有切身的体会。
当您带着困扰来到咨询室,需要有一个基本的心理预期:短期咨询不能达成深度的心理成长,但是具体需要咨询多少次,达成什么样的咨询目标,您可以和我共同协商。咨询不是一个专家指导的过程,咨访双方的信赖与投入对咨询的效果至关重要。
目前我倾向于招募中长程的来访者(20-30次以上),如果在前5次的会谈中,我评估自己不能胜任,或不匹配您的需求,我会及时和您商量转介事宜,帮您找到更合适的咨询师。
【咨询费用】
视频咨询:500元/50分钟
面对面咨询:500元/50分钟(长沙)
截止至2020年10月,时长1851小时
长期接受督导
长期接受个人体验
2016.01 -- 2016.12
沙盘游戏技术专业培训(连续一年培训,60学时)
2019.04 -- 2020.11
中法儿童精神分析连续培训项目(2019-2021)(已完成2019年连续培训)
2018.01 -- 2018.07
咨询伦理远程培训(徐凯文教授主讲,16学时)
2019.04 -- 2019.04
性少数人群友善心理咨询师培训
咨询师本人承诺以上资料真实准确,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发现虚假信息,请关注「壹心理咨询」服务号留言反馈。
咨询流程
预约咨询师
支付订单
咨询师确认
协商并进行咨询
来访者确认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