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你好!
“我总是喜欢试探考验男朋友爱不爱我,甚至有时候会想让他用一些极端方式来证明,比如自残或者伤害别人?!笨梢愿惺艿铰ブ髂谛?,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以此延伸出两个问题——
1、我值得被爱吗?
2、对方值得信任吗?
我想,你内心一直追寻和想要的,其实是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人际关系专家巴塞洛缪(Bartholomew)指出,人们避免和他人亲密接触,有两种不同的原因。
◆忧虑背弃——人们期望和他人交往,但又对他人戒心重重,害怕被人拒绝和欺骗。
◆回避亲密——人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真正地喜欢我行我素和自由自在,而不愿意与他人发生紧密的依恋关系。
根据这两个维度的高低,可以把成年人的依恋类型,区分为四种类型——
安全型(secure):在感情上很容易接近他人。不管是依赖他人还是被人依赖都感觉心安。不会担忧独处和不为人接纳。(回避亲密低,忧虑背弃低)
痴迷型(preoccupied):希望在亲密关系中投入全部的感情,但经常发现他人并不乐意杷关系发展到如自己期望的那般亲密。没有亲密关系让我不安,有时还担心伴侣不会像我看重他一样看重我。(回避亲密低,忧虑背弃高)
恐惧型(fearful):和他人发生亲密接触使我不安。感情上我渴望亲密关系,但很难完全相信他人或依赖他人。担心自己和他人变得太亲密会受到伤害。(亲密回避高,忧虑背弃高)
疏离型(dismissing):即使没有亲密关系也安心。对我而言,独立和自给自足更加重要,我不喜欢依赖别人或让人依赖。(亲密回避高,忧虑背弃低)
(罗兰米勒《亲密关系》)
如果你渴望与他人发生紧密的依恋关系,也就是说回避亲密值比较低,那么就是痴迷型,反之就是恐惧型。
依恋类型的形成,通常认为,和我们的原生家庭息息相关。
一、他人值得信任吗
人们普遍认为,早在婴儿时期,母婴关系就极大影响了我们的安全感,以及对他人的信任感。当婴儿哭喊和不舒服时,慈爱的照料者总是如约而至,受到此种呵护的小宝贝们就能舒心地依赖他人,觉得他人可以信任,能从别人那里获得安全和友善,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
反之,如果大人对孩子的照料无法预测而且并不持续,照料者有时热情关注,有时却心不在焉、焦急烦躁,有时根本就木出现。这些孩子就会对他人产生焦虑、复杂的情感,与他人的关系就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
二、我值得被爱吗?
自我认同感的形成,则和童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关系密切。自我认同是指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从而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
如果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我们遇到的评价是大多是批评、否定和贬低,那么在我们心中就会形成一种“我是差劲的,我是不值得被爱”的信念,并经常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贬低的泥潭。
◆如何去改变?
尽管依恋类型一旦确立后,既稳定又持久,并深刻影响人们的人际关系。但是,另一方面,依恋类型会不断地受到我们成人后经历的影响,通过学习和努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恋类型也可以发生改变。
针对这两个问题,和你们目前的关系现状,提几个小建议——
1、做好一些记录
主要记录三个方面的内容:
①自己身上的优秀品质或者正面特质。(可以邀请别人一起帮忙)
②每天做成功的事情,让自己感到快乐的小确幸。
③你感受到男朋友爱意的所有瞬间。
前两者可以有效提高自我认同感,更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后者可以让自己更加信任对方。
2、多给自己一些呵护
不安全感,大部分来源于童年、幼年以及婴儿时期得到的关心呵护不足所致,那么从现在开始,楼主要试着自己多关爱自己,自爱方能爱人。
①培养一个兴趣爱好,如书法、插花、绘画、乐器等;
②坚持一项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如慢跑、瑜伽、舞蹈等;
③给自己一些休息娱乐的时间,允许自己去享受生活的美好。
④偶尔给自己一些奖励,如买一件喜欢很久的衣服,昂贵包包,外出旅游等等。
3、向男朋友坦诚自己的不安和脆弱,寻求他的帮助和支持
看得出来,你男朋友还是很在乎,很关心你的,我想,他也一定很想去帮助你。当自己内心不安焦虑的时候,试着放下伪装,坦诚自己的需要和脆弱,和男朋友倾诉,获得他的理解和帮助。
倾诉和互助,既是修复内心创伤的过程,也是两个人建立信任感的一种方法。
以上,是一些思考和建议。
祝好 ??
给TA抱抱 19 个抱抱
收藏问题 6 个收藏
我来回答 27个回答